電腦主板是電腦的核心部件,它連接了CPU、內(nèi)存、硬盤、顯卡等各種設備,并負責數(shù)據(jù)的傳輸和處理。電腦主板有很多種類,根據(jù)不同的標準,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。那么,電腦主板分類標準有哪些呢?主板有幾種類型?本文將主要介紹電腦主板分類的兩個主要標準:芯片組和板型,并介紹各種類型的特點和區(qū)別。
電腦主板分類標準有哪些?首當其沖就是:芯片組。芯片組是主板上的一組集成電路,它決定了主板支持的CPU類型、內(nèi)存規(guī)格、擴展插槽等功能。主板芯片組主要有兩大陣營:Intel和AMD,它們分別對應Intel和AMD處理器所用的主板。因此,在購買時,一定要根據(jù)處理器來選擇主板。
1. Intel
Inter主板芯片組有四個等級:X/Z/B/H。
X:高端,用來搭配高端CPU,一般CPU型號后綴有“X”字母,比如X299主板,那么就可以搭配i9-7960X或者i7-7800X。
Z:次高端,支持超頻,搭配的CPU一般帶有“K”字母后綴,比如Z370主板,就能搭配i5-8600K或者i7-8700K。
B:中端主流,不支持超頻,性價比較高,比如B360,就能使用i3-8100、i5-8500、i7-8700
H:入門級,不支持超頻,價格非常便宜,比如H310和H370。
?
2. AMD
AMD芯片組主板有幾種類型,等級?有三個等級:X/B/A。
X:高端,支持自適應動態(tài)擴頻超頻,和Intel一樣,也是搭配AMD中代“X”字母后綴的CPU,比如X570主板,就能搭配Ryzen 9 3900X或者Ryzen 7 3700X。
B:中端主流,可以超頻,不支持完整的自適應動態(tài)擴頻超頻,性價比較高,比如B450主板,就能使用Ryzen 5 2600或者Ryzen 3 2200G
A:入門級,不支持超頻,普通辦公用戶使用,價格非常便宜,比如A320主板
?
3. 通用挑選規(guī)則
Intel與AMD主板區(qū)別不同主板好壞的命名方式都差不多。首位字母表示芯片組等級;第二位數(shù)字表示生產(chǎn)工藝和日期(數(shù)字越大工藝越先進);第三位數(shù)字表示檔次(數(shù)字越大越高端)。比:
B75和B85是同等級的芯片組,但B85比B75更先進,因為85>75;
Z77和Z75是同一代的芯片組,但Z77比Z75更好,因為77>75;
X299和Z370是不同等級的芯片組,X299比Z370更好,因為X>Z。
除了芯片組,常見的電腦主板分類標準有哪些?另外就是主板大小分類了,也就是版型,它指的是主板的大小和形狀,決定了主板的擴展性和安裝空間。那么,按版型來劃分,主板有幾種類型呢?目前主流主板版型分為四種:E-ATX加強、ATX標準、M-ATX緊湊、mini-ITX迷你。
?
1. E-ATX型
E-ATX型是高性能主板,芯片組都是X字母開頭,適合使用帶X后綴的處理器,但是價格很高,不推薦普通用戶使用。E-ATX型主板的尺寸在305mm*330mm左右。
2. ATX型
ATX型是大板,擴展性好,接口全,一般內(nèi)存都是四插槽起,2或3個PCIe接口和M.2接口。ATX型主板的尺寸在305mm*244mm左右。
3. M-ATX型
M-ATX型是小板,主流的主板版型,內(nèi)存插槽一般是兩個或者四個,會有一個M.2接口,擴展性雖然不高,但是可以滿足大多數(shù)用戶的需求。M-ATX型主板的尺寸在244mm*244mm左右。
4. mini-ITX型
mini-ITX型是迷你主板,接口數(shù)量屬于剛好夠用,適合ITX迷你機箱,一般用來辦公或者家用,不適合做游戲主機。mini-ITX型主板的尺寸在170mm*170mm左右。
以上就是關于電腦主板分類標準有哪些,以及兩種常見電腦主板分類的全部分享了。芯片組決定了主板支持的CPU類型和功能;而板型則決定了主板的大小和擴展性。在選擇電腦主板時,要根據(jù)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合適的類型。一般來說,中端主流的B級芯片組和M-ATX版型可以滿足大多數(shù)用戶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