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以最精簡的方式,教你如何組裝電腦,以及途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,建議先收藏后在看。
注:文末有配置推薦(沒有任何廣告,僅代表個人觀點),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指出。
內(nèi)容要點:
1.安裝CPU;
2.安裝內(nèi)存;
3.安裝硬盤;
4.安裝機箱跳線;
5.安裝顯卡、機箱風扇等。
不知道在座的各位,是否有過組裝電腦主機的經(jīng)歷?如果有,那么請一定要往下看;如果沒有,那更是要往下看!總之,往下看就對了!
簡單來說,組裝電腦的本質,其實就是將各種配件組合在一起的過程。而當中的關鍵,就是如何將配件,插入到主板的相應位置。
那么在組裝電腦之前,對主板的構造就必須要了如指掌,不然是不知道如何組裝電腦的!
所以為了能夠幫助到一些新手或者電腦小白組裝電腦,魚兒在此挑選了主板中最為重要的幾個地方為大家講解,只要這些你都弄懂了,那組裝電腦就不是問題了!
話不多說,前方干貨來襲!(建議拿好筆和紙,做好筆記)
「CPU插槽」作為主板中最為關鍵的構造,它能直接決定整機性能的發(fā)揮。
目前來說,現(xiàn)在大多數(shù)主板的CPU插槽,都是AM4規(guī)格的(一些老舊主板可能是AM3)。
至于為什么是AM4,小伙伴們只需要知道,這是CPU廠商們統(tǒng)一制定的規(guī)則,目的是為了配合CPU一起工作。
在PC電腦領域,CPU無外乎只有兩家,一個是Intel,另一個是AMD。所以體現(xiàn)在主板上,也就只有兩種平臺。
換句話來說,Intel平臺的主板只能使用Intel的CPU,AMD平臺的主板只能使用AMD的CPU(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版U套裝)。
至于它們兩個的區(qū)別,從外觀上大致也可以看出。比如AMD平臺的CPU插槽是沒有頂蓋的,而Intel平臺的CPU插槽是有頂蓋的。
另外在將CPU插入插槽的時候,一定要注意方向(方向錯誤也是不能安裝的)。
例如下圖,直接將CPU的三角指向和插槽的三角指向相互對應起來即可(這點一定要注意)。
安裝完成之后,一定要記得給CPU涂上硅脂,并安裝散熱器,不然就是燒烤!切記切記!
內(nèi)存本身的重要性,在這里就不必多提了。但魚兒想要說的是,要知道如何組裝電腦,先要知道內(nèi)存不是簡單插上就行了,怎么插也是有講究的!
現(xiàn)在多數(shù)主板上的內(nèi)存插槽一般都有4條,而這4條并不是隨意亂插,還是需要遵守相應的規(guī)則才行。
具體來講,這4條插槽,分別代表了A1/A2、B1/B2兩種通道。如果你只購買了一條內(nèi)存條的話,就不用擔心通道問題,4條插槽都可以插(但最好還是插在A2上)
但如果你購買了兩條內(nèi)存,這就需要注意通道問題。
例如下圖所示:A1/A2為通道A,B1/B2為通道B。如果你將兩條內(nèi)存都插入在了A1/A2上,那么此時的內(nèi)存模塊僅激活了單通道模式;
如果將兩條內(nèi)存分別插入了A1/B1上,那么此時的內(nèi)存模塊就激活了雙通道模式。
而在雙通道模式下,CPU就能更好發(fā)揮出內(nèi)存性能。(這也是大家寧愿選擇4G X 2的內(nèi)存,也不選擇單條8G內(nèi)存的原因)
至于如果是4條內(nèi)存的話,就直接把4個插槽插滿即可。但是,對某些高端用戶來說,2條雙通道的內(nèi)存更利于內(nèi)存超頻(所以一般不會把4條內(nèi)存都插滿)。
內(nèi)存的具體安裝順序見下圖:
說完了CPU和內(nèi)存插槽后,硬盤插槽就稍微簡單了。
現(xiàn)在大多數(shù)的主板,都會有兩種硬盤接口,一種是M.2,另一種是SATA。(M.2接口多以固態(tài)硬盤為主,SATA接口多以機械硬盤為主)
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,M.2固態(tài)硬盤不需要單獨供電,而機械硬盤則需要單獨供電(并且還需要單獨的數(shù)據(jù)線)
所以對機箱硬盤而言,需要將上述兩種線材,插入到對應的接口才能正常使用,不然都是徒勞。
而M.2固態(tài)直接可以插到主板上,用螺絲固定好即可。在某些高端主板中,還會單獨為固態(tài)配備散熱片,以進行輔助散熱。
顯卡插槽一般也被稱為PCIE通道。主要作用就是接需求高帶寬的電腦配件,比如顯卡或者無線網(wǎng)卡等(如果你使用的是核顯,這一步就可以跳過)。
正常情況下,PCIE插槽一般是以長度來區(qū)分帶寬的,最長的是X16,往下走分別是X8、X4、X2、X1。無論你怎樣插,都是可以使用的。
但如果沒有相互對應,可能會無法發(fā)揮設備的全部性能或者浪費PCIE通道了。
這里要注意的是,一般的主板只會給一條X16的PCIE插槽,而一些高端的主板才會有兩條,甚至是三條插槽。如果除了顯卡外,還需要安裝另外的配件時,就需要多多考慮了。
但規(guī)則還是那條:從上至下依次插入(或者是從靠近CPU那端開始插),需要單獨供電的顯卡,記得把電源供電線插上。
機箱跳線雖說和主板的關系不大,但這一點確實困擾了很多小伙伴。
比如:按了開機鍵,電腦沒有反應,整個主板不通電。而這種情況的出現(xiàn),很大幾率就是因為機箱跳線插錯了導致的。
至于如何正確安裝跳線,其實也很簡單。你只需要了解機箱各個跳線的含義,并且按照主板所展示的信息,一一對應插入即可(并沒有什么技巧可言)。
這個過程只需要注意一點:慢工出細活!一定不要急,把跳線的“正+負-“級一定要分清楚,不然正負級插反,又會出現(xiàn)指示燈不亮的情況。
至于音頻、USB線這些,主板上也有相應的標記,對應著插入即可。
最后,只需要將電源供電線,插在主板上即可。(如果有單獨供電的顯卡,則將電源線插到顯卡上)
好的,現(xiàn)在說一下如何組裝電腦,梳理一下,整個裝機流程:
安裝CPU(記得涂硅脂,安裝散熱器);
安裝內(nèi)存;
安裝硬盤(固態(tài)可先裝);
將主板固定在機箱上;
安裝機箱跳線(包括音頻線和USB線等)
將機械硬盤固定在機箱上,并與主板連接;
安裝顯卡、機箱風扇等(沒有就略過);
安裝電源;
啟動開機,大功告成。
配置推薦:
注:以上配置均是在極限性價比下給出,對硬盤、內(nèi)存等有需求的小伙伴等可適當升級。
好的,以上就是裝機流程了,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就知道電腦如何組裝了,但是裝機還是有很多坑可能踩的,大家可以持續(xù)關注電手IT網(wǎng)站,我們會繼續(xù)為您介紹電腦組裝常見問題。
本文編輯:@ 小淙
?本文著作權歸電手所有,未經(jīng)電手許可,不得轉載使用。